A加未来 > 知识指南 > 历史和社会 > 人文地理 > AP人文地理考试内容解析,具体目标要求怎样?

AP人文地理考试内容解析,具体目标要求怎样?

来源:A加未来     时间:2020-09-11 17:30
  AP人文地理主要包括的两个大的方面就是人文景观和地理知识,那么其中重点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今天A加未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AP人文地理考试内容、目标以及具体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门课,并做好备考准备。
 
AP人文地理考试内容解析,具体目标要求怎样?
 
  一、考试介绍
 
  AP人文地理为了致力于深造美国本科的高中生所设立的考试,在此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大学期间人文地理的课程免修。小编认为它是选修文科专业必要的课程之一。
 
  AP人文地理课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FRQ),考试历时2小时15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75道选择题,60分钟,占考试比重为50%,内容为定义、解释并应用地理概念,分析地理数据;第二部分包括3个问题,75分钟,占考试比重50%,问题要求学生综合不同局部区域,分析并评估地理概念,为阐明地理概念提供合适的现世案例,解释文字叙述、地图、图表、照片以及、或图解说明。
 
  AP人文地理成绩是由“未经加工的分数”(raw score)转化为最后的实际分数,分为1-5五个档次。其中5分相当于大学课程的A、4分相当于A-,B+或B,3分相当于B-,C+或C。
 
  二、目标
 
  AP人文地理中的话题是基于1994年国家地理标准以及2012年修订版设立的以下5个大学级目标。该课程介绍塑造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理解、使用和改变的系统学习模式和过程。学生学会应用空间概念以及地貌分析,并以此判定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和环境影响。同时,学生也会学习地理学家在研究和应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工具。学生需要培养和掌握以下技能:
 
  解析地图、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地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反应以及影响自然和人类进程的方法。因此地图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该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理空间数据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辩证的逻辑思维起所揭示现象,分析不同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背后的秘密。
 
  理解并解释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网络内涵。地理是从空间角度研究世界,试图理解地球表面变化的空间结构以及物料特征。空间视角的优点之一是关注于某地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学生除了学会辨认解析图示,还应学会评估其性质以及同一地点现象之间关系的意义,同时理解文化价值、政治规则以及经济限制条件如何共同作用构成独特的地貌。
 
  分析不同比例图示和过程之间的关系。地理分析不仅需要测量空间类别,同时也需要测量在不同比例上整体理解事件和过程如何彼此影响。
 
  定义区域、评估地区化进程。学生将学会视区域为分析和探究对象,由简单的描述区域到揭示其形成原因以及该世界变化特性。
 
  定义以及分析不同地方变化的内部联系。学生应视其为与其他地方和图示的空间和功能关系。与此同时,学生还应注意不断变化的关系,理解其方式和变化的原因。
 
  三、考试内容
 
  选择题与FRQ(Free-Response Question)考试内容涵盖:
 
  1.地理:性质及视角
 
  2.人口及迁移
 
  3.文化模式及进程
 
  4.空间政治组织
 
  5.农业、粮食生产及农业用地
 
  6.工业化及经济发展
 
  7.城市及城市用地
 
  四、备考策略
 
  1.必备教材和材料
 
  Barron AP人文地理(世界图书出版社)、AP人文地理简答题历年真题(官网下载)、AP人文地理500练习题
 
  2.各种考纲中涉及的地图。
 
  3.时间规划
 
  (1)AP人文地理建议从1月下旬备考,直至5月中旬考试结束。1-2月底熟悉人文地理考纲;3-4月熟知各个考点;4-5月做简答题(建议以Barron为主)
 
  (2)5月初至考试前夕,熟悉各考点对应图示及模式。
 
  以上就是A加小编关于AP人文地理考试内容的介绍。由于并不涉及自然地理的内容,AP人文地理难度并不算太高,同学们在备考中要注意把握好对于概念和考点的把握,多加练习,相信能够比较轻松的拿到理想的成绩。